带你了解下真实的催收公司


“电影毕竟是电影,现实完全不同,催收公司的风险值和甲方(银行等客户)的商誉损失紧密联系在一起,银行极为看重自身信誉,在委外的合同中,会对其商誉损失设立明确的惩罚标准,小到罚款、停单,大到终止合作、开除等。”浙江某催收公司老板黄宇(化名)说。

早年的港台片里,不乏这样的镜头:你回家后发现墙上泼满红油,上书四个猩红大字“欠债还钱”;或者,在路上走着走着,一群黑衣大汉突然窜出来喊道,“你不还钱是吧,断你一条腿”。   

“那些不过是夸张的电影表达。”谈到人们对于催收公司的印象时,黄宇颇为不满。“人们通常会把极少数催收员不当的催收技能演化成为催收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状态,这是不对的,也是不公平的,催收行业确实比较封闭,催收公司对外表达既没有主动性也没有必要性,所以才造成人们认知的鸿沟越来越大。”

  

催收行业的封闭性,使得人们很难窥视一家催收公司究竟有着怎样的生存状态。直到去年10月20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新三板”)的网站公示了一家名为上海一诺银华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一诺银华”)的《公开转让说明书》,这种情况似乎有所改观。

  

作为首家计划登陆新三板的催债公司,一诺银华首次将催收公司的财务报表呈现在投资者面前。尽管如此,黄宇认为一诺银华并不能代表整个行业。那么,催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行业?从业者们又是怎样的一群人物?

  

电影里都是骗人的 催收还有敏感词库

  

如需查看完整版资讯,请点击以下网址

转载地址:http://roll.sohu.com/20160603/n452698948.shtml